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育儿只是缺少心理学 | 爸妈内参

2016-06-15 点此訂閱👉 爸妈内参

作者:瑶姚(爸妈内参作者)

01

我成为孩子妈妈前,曾经看过我的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那年,她的孩子三岁,刚刚上幼儿园。有一天,小屁孩提出要带小马玩偶去幼儿园,说小马是自己的弟弟,让弟弟一个人待在家会害怕。可是幼儿园的规定一般不建议带自己的玩具入园,除非是玩具分享日,那天正好不是分享日。

 

我的朋友非常懂得用孩子的逻辑去应对孩子的问题。她蹲下来,温柔地说:“这个弟弟2岁了么?“


“1岁半。”小朋友刹有介事地纠正道。


“哦,1岁半呀,那他会自己走路么?”


“不行,我要抱着它。”


“抱着的小宝宝能上幼儿园么?”


“不能。”


“那让谁看着呢?”


“妈妈看着。”


“好,我们把弟弟放在家里让妈妈看着,晚上回来一起玩好么?”


“好!”


孩子高高兴兴地放下小马,牵着妈妈的手去上幼儿园。

 

因为见过不少好说歹说,孩子还是充耳不听,最后气极暴跳崩溃大吼的妈妈;也见过很多软磨硬泡,最后怒气冲冲,迫于父母淫威才放弃诸多要求,但场面已弄得难以收拾的孩子。我看了此情此景,啧啧称奇。

 

“你怎么这么厉害?”


“没什么啦,对付小朋友不就是第一蹲下去,第二抱起来,第三用他的语言啊。”


三言两语下来,我真的很佩服她了。


“你到底怎么做到的啦?”我不甘心地问。


“我学心理学啊。”

 

哦,心理学。这么说心理学是育儿的一条捷径么?

02

我决定效仿。开始跟老师系统学习心理学,通过了心理咨询师考试,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阅读,写了一些和心理学有关的文章。心理学提供给我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对理解儿童的诸多言行很有帮助。

 

儿子一岁半到两岁时,喜欢满客厅地拉大便,拉一条要换一个干净地儿继续,决不把两条大便拉在一起。我们劝他,给他读小熊拉粑粑的绘本,示范给他看,试图重建排便模式,但都没有成功。我想孩子可能刚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就不要维持成人的执拗,由他去。果然,到两岁时,他很快适应了坐在小马桶上拉大便。

 

有一次,由于玩心过浓,还没来得及蹲上小马桶,大便已经掉在裤子上了。一向不乱发脾气的孩子大哭大闹。我不断安慰他,陪他重新坐好,帮他小心换洗,可是他一直哭一直哭,我筋疲力尽,换爸爸陪,我在一边计时。结果哭了整整四十分钟。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可以直接代替父母来养育孩子,也没有任何一本书,一种方法,一套现成的规范可以帮助父母解答关于孩子的所有问题,解除关于孩子的全部困惑。


作为养育孩子的直接参与者和生命过程的观察者,父母只有获得一手资料,结合现实情况,原本属于实验室的结论,属于专家的理论才有可能发挥一点点效力。

 

正是这难熬的四十分钟让我深刻了解到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埃里克森的社会人格发展理论。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心理社会危机需要直面,需要解决,如果成功地解决每一个危机,人格得以顺利发展,如果危机不能解决就会继续存在,累加导致某一种缺陷或异常。


按照这个理论,两岁的孩子处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的危机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怀疑。当孩子获知由于自己没有控制好,把大便拉在裤子上时,他体验到巨大的羞耻感。他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顺利完成某件事而惊慌,而沮丧,继而对自己充满怀疑,所以他止不住地哭泣。

 

如果此时家长不了解埃里克森的理论,没有发现小小的孩子心灵正在处理这么艰难的危机,正在如此负重成长,而埋怨他无理取闹,呵斥他快点停住哭声,甚至打骂责罚他,其实我们就不是输在情绪,而是输在无知。

 

风平浪静时,谁都有能力掌舵。正是在这样面对心灵危机的时刻,父母这个名词才有其深刻的涵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沉着冷静地等待风浪过去。

03

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都格外重视生命早期的陪伴。如果今天仍有父母抱着一种把学龄前或上幼儿园前的孩子送到祖父母家,入学前再接到自己身边的打算,不能不说是一场深远的遗憾。因为错过童年早期的陪伴相当于失去建立亲子依恋的机会。

 

几乎每一本心理学著作都十分强调亲子依恋的重要性。曾经,对于这种婴儿与父母及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的紧密的情感联系,早期心理学家有一种“碗柜理论”:即认为婴儿依恋父母是因为父母可以提供食物。

 

两个孩子的妈妈,德国摄影师茱莉亚·富尔顿·贝敦拍摄了一组生活在创伤、痛苦、不寻常环境中的儿童,证明了“碗柜理论”的局限与谬误。

 

“鸡男孩”



从小被祖父母关进鸡棚,八年后终于被解救出来时,已无法直立,身体蜷曲,手掌内翻,不能说话,像鸡那样啄食,而且好斗……

 

“狗女孩”



 

她从出生就和狗在一起,和狗分享食物,打闹玩耍,在冬天睡在一起取暖。社工发现她的时候,她赤裸着,四肢着地,且像狗一样大声咆哮……

 

“鸟男孩”




母亲从小把他被和鸟关在一起,给他吃喝,也不打他,却从不和他说话,只把他当一只鸟来养。他不会说话,只会像鸟那样晃晃喳喳,挥动手臂……

 

这些例子中的儿童虽然通过不同方式获得食物,生命得以延续,但由于处在极端失去人类正常依恋的状况下,他们即便后来获得救助,脱离极端环境,但仍然一生都无法行走、说话、进行人际交往、融入一般社会生活,并且大都早逝。

 

所以说生命早期的陪伴方式决定孩子一生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如果我们轻易地把幼小的孩子推给父母以外的人,很大程度上或许也把一生的健康幸福推到了门外。

04

心理学还能帮助我们度过养育孩子时的抑郁时光。


我刚生孩子不久的某一天,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某知名杂志经过广泛投票,选出世界上让人感到最幸福的两件事,它们是母亲抱着甜睡的婴儿;作者经过一夜思虑,敲下了文章的最后一个标点。

 

那时候我时常有机会抱着甜睡的婴儿,也时常熬夜终结一篇文章,可是这两样都让我感到焦虑心慌而不是幸福啊。

 

就像大部分的父母一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经历过无助和迷茫,有一些会发展成为疾病状态。产后抑郁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有时候它不仅发生在生产不久后的母亲身上,也发生在生产一段时间后的母亲甚至父亲身上。在这些非常时刻,进行情绪再适应,认知再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那时,我参加过一个心理帮助工作坊。在工作坊里我了解到心理学不仅仅研究心理的问题和疾病,同时也研究人类心理的优势和美德,那就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之所以抑郁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警报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警报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我接触过一些父母永远忧心忡忡,永远愁眉苦脸,永远着眼于问题和短处。孩子活波,担心他多动;孩子内向,担心被欺负;偶尔说话不顺溜,担心他会不会口吃;饭吃得慢要担心,字写得慢也要担心……

 

正真要担心的似乎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本身,因为照这样担心下去,会不会像那只受尽挫折的实验狗一样,即使有一天对他敞开救赎的大门,它也没有信心跑出来,而是继续呻吟和颤抖。

 

父母的习得性无助来自于不正确的认知以及对错误认知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事实上没有孩子因为吃饭慢而营养不良,也没有孩子因为写字慢而来不及答十年后的高考试题。但父母就像牛反刍那样把问题翻来覆去想了一遍又一遍。

 

塞利格曼曾经分析过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为什么远远高于男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女性在处理问题是具有反刍的习惯。


同样是失恋,男人醉一场或者马上投入下一场,女性会反复回忆哪句话可能出了问题,当时要是怎么说或许有得挽回;哪个举动可能不对,当时要是换个方式或许有救……就这样让自己的精神、情绪精疲力竭,习得无助。

 

如果我老是想要是我写不好标题,写不好开头,写不好第一句话,那也一定写不出好文章的话,恐怕我等到天亮发现自己一句话也没写出来,而且还无比忧郁,但如果我先不管那一句话,那一个开头,飞快地写下去,文章也就写出来了,写出来才有写好的可能。

 

同样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练习放弃反刍,防止被某些问题纠缠,绊住,从而摆脱习得无助……

 



长按识别二维码,欢迎报名参加第四季《人人必修的3堂时间管理课》,主讲者:叶武滨(中国时间管理专家)


👉想进爸妈内参育儿交流群的,请加北北微信:zwy04258455,备注:爸妈内参


👉中国最需要的教育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旗下原创品牌:90后爸爸妈妈的教育内参,专注0-8岁亲子阅读、育儿经验、亲子旅游和童书推荐。微博@爸妈内参,头条号@爸妈内参


👉爸妈内参每周一二 四五会为宝爸宝妈们推送三版文章,周六周日一条精彩,周三就让我们在学习之余放松放松啦!爸妈内参,每天八点,与您相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